局部阵雨:市场份额比你预期的小
较终,你的产品发布了,大学生创业培训班地址,你也在全力推广产品。但是,由于某些原因,你的销售额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在较初的增长之后,你并没有进行太多的炒作,你的粉丝并没有按照你的预测变为用户。可能是产品发布时有一些bug,现在仍没有完善,或者你进入市场太晚,竞争对手已经捷足先登了,或者那些当初认为这个注意非常好的人只是说说而已。
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对于这种情况要拥有开放的心态,然后从头做起。想一下你可以推广的特点,或者让营销团队聚在一起想出一个*特的社交媒体活动。时间就是一切,因此要不断关注市场。在这段日子里,你应该祈祷会出现彩虹。
大雨滂沱:你扩张得太快了
当你还在规划预计时间(实际上,已经落后了)时,你决定:“这个时候应该组建一个营销团队。” 针对这个还没有出世的产品,你已经有了博客,越来越多的人和你一样在等待这个产品的出世,你掏干腰包为这个产品服务,并到处找新办公室,因为你的数据显示一旦你的产品出世了,人们会蜂拥购买。
这时候,你需要停下来,后退一步,看一看这场暴风雨,可能它会在你的脚下慢下来。过早扩大规模是创业公司的头号**。不管你的公司是否有很多好项目,大学生创业培训,是不是进度有点落后,或者它还没有准备好做出较大的改变,一定不要过早地扩大规模。即使你发了一笔意外之财,销售额也不错,你也应该考虑哪些事情没必要做,以一种合适的速度扩大规模。
自主创业比例持续上升
[核心数字] 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2011届大学生毕业3年后创业的比例比毕业时提升了2.4倍。
2014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9%,比2013届(2.3%)高0.6个百分点,比2012届(2.0%)高0.9个百分点。其中,本科毕业生创业比例为2.0%,比上届(1.2%)高了0.8个百分点;高职高专毕业生创业比例为3.8%,比上届(3.3%)高了0.5个百分点。从近3届的趋势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呈现持续和较大的上升趋势。
但是调查数据并不支持这一看法。就业困难不是创业的较主要原因。2014届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较重要的动力是“实现创业理想”(本科48%,高职高专45%),其后依次为“有好的创业项目”(本科和高职高专均18%)、“未来收入好”(本科10%,高职高专13%)、“受他人邀请加入创业”(本科和高职高专均9%),机会型创业(因为“理想就是成为创业者”“有好的创业项目”“未来收入好”“受他人邀请加入创业”而选择创业)的毕业生占创业总体的85%。而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才创业的比例很小(本科7%,高职高专6%)。
毕业后3年内有更多的人加入创业。即便有部分大学毕业时创业的人退出创业,但3年后2011届大学生的创业比例(5.5%)比毕业时增加了2.4倍,其中本科毕业3年后创业比例增加了2.3倍,高职高专毕业3年后增加了2.5倍。
怎样能让你的初创企业建立长久的合伙人关系
阐明你的见解
如果你已经阐明自己或是同意了二人的共同见解,那么信任合伙人所做的决定就会变得简单不少。在我和 Tom 正式开始着手共同创业以前,我俩曾花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来商讨业务愿景。
首先,我们先花了一些时间进行单独思考。然后,我们彼此分享了中立的观点并进行了讨论。我们的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大局,还涉及了文化、产品、企业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等等。每当发现一个共同点,我们就记在共享的文档里,变成我们创业协议的一部分。
让导师及顾问也参与其中
写下你的见解和价值观是一回事,每天遵守协议又是一回事。人类的本性就是易犯错的,尽管我们有着美好的心愿,但是有时还是会被自己的弱点击败。
为了避免这一切的发生,我们决定在公司的董事会中加入第三方力量:导师以及顾问,监督我们承担责任,大学生创业培训班电话,帮助我们避免潜在的纠纷。
一位富有经验且诚实可靠的导师不仅能够为企业创始人制定问责制度,还能提供具有价值的建议,帮助企业获得潜在合作伙伴、投资者以及客户的社会认同。来自斯坦福的 Startup Compass 公司在对 100,000 家初创企业的数据进行分析时发现,昌平区大学生创业,拥有良好导师的初创企业,其发展速度是一般企业的 3.5 倍,收益高达 7 倍。